近年來,國家對物聯網產業的支持政策不斷釋放,自2010年“物聯網”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后,已累計出臺二十多項政策支持物聯網產業發展,“十四五”規劃中更是圍繞數字經濟發展,圈定了物聯網等七大重點產業。
現在,OFweek維科?物聯網整理了2022年我國各級政府出臺的,與物聯網產業密切相關的十大重要政策動態,讓我們細品一下,今年國家的產業政策為物聯網行業的發展提供了哪些明確、廣闊的市場前景。
1、國務院《關于印發“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的通知》
今年1月,國務院正式發布《“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物聯網建設發展進入黃金時期。
《規劃》提出,加快建設信息網絡基礎設施,協同推進千兆
光纖網絡和5G網絡基礎設施建設,推動5G商用部署和規模應用,前瞻布局第六代移動通信(6G)網絡技術儲備,加大6G技術研發支持力度,積極參與推動6G國際標準化工作。
《規劃》明確了信息網絡基礎設施優化升級等十一個專項工程。其中,信息網絡基礎設施優化升級工程的四大項包括:
①推進光纖網絡擴容提速。加快千兆網絡部署,持續推進新一代超大容量、超長距離、智能調度的光傳輸網建設,實現城市地區和重點鄉鎮千兆光纖網絡全面覆蓋。
②加快5G網絡規模化部署。推動5G獨立組網(SA)規模商用,助推行業融合應用。
③推進IPv6部署應用(“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互聯網協議第6版,其地址數量號稱可以為全世界的每一粒沙子編上一個地址)。增強網絡互聯互通能力,提升基礎設施業務承載能力和終端支持能力。
④加速空間信息基礎設施升級。構建全球覆蓋、高效運行的通信、遙感、導航空間基礎設施體系。
點評:物聯網是數字經濟時代的基礎設施,數字經濟是物聯網時代的經濟形態。“十四五”時期,數字經濟與物聯網產業將呈現更為緊密的互相促進、融合發展態勢。
2、十部門印發《數字鄉村發展行動計劃(2022-2025年)》
今年1月,中央網信辦、農業農村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商務部、市場監管總局、廣電總局、國家鄉村振興局印發《數字鄉村發展行動計劃(2022-2025年)》。
《行動計劃》提出,推進鄉村信息基礎設施優化升級,加強基礎設施共建共享,打造集約高效、綠色智能鄉村信息技術設施,探索5G、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和應用。
《行動計劃》提出了兩個階段的發展目標。到2023年,數字鄉村發展取得階段性進展。網絡幫扶成效得到進一步鞏固提升,農村互聯網普及率和網絡質量明顯提高,農業生產信息化水平穩步提升,“互聯網�政務服務”進一步向基層延伸,鄉村公共服務水平持續提高,鄉村治理效能有效提升。
到2025年,數字鄉村發展取得重要進展。鄉村4G深化普及、5G創新應用,農業生產經營數字化轉型明顯加快,智慧農業建設取得初步成效,培育形成一批叫得響、質量優、特色顯的農村電商產品品牌,鄉村網絡文化繁榮發展,鄉村數字化治理體系日趨完善。
《行動計劃》部署了包括數字基礎設施升級、智慧農業創新發展、智慧綠色鄉村打造在內的八個方面重點行動。
點評:數字鄉村是鄉村振興的戰略方向,也是建設數字中國的重要內容。將推動5G、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新一代技術不斷與農業生產融合發展,為農民帶來實實在在的紅利。數字基礎設施和互聯網發展新業態新模式正扎根鄉村、服務農民,通過信息化、數字化建設讓鄉村生活更美好。
3、國務院《“十四五”國家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服務體系規劃》
今年2月,國務院印發《“十四五”國家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服務體系規劃》,《規劃》提出要大力發展銀發經濟,其中,要促進老年用品科技化、智能化升級。
《規劃》提出,加快推進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第五代移動通信(5G)等信息技術和智能硬件在老年用品領域的深度應用。
其次,要加快人工智能、腦科學、虛擬現實、可穿戴等新技術在健康促進類康復輔助器具中的集成應用。針對老年人康復訓練、行為輔助、健康理療和安全監護等需求,加大智能假肢、機器人等產品應用力度。開展智慧健康養老應用試點示范建設,建設眾創、眾包、眾扶、眾籌等創業支撐平臺,建立一批智慧健康養老產業生態孵化器、加速器。
點評:伴隨著人口老齡化的趨勢,養老產業逐漸成為國家重點關注對象,老年用品的科技化、智能化升級的背后,是銀發一族生活場景的多元化需求,未來各類適老化的科技產品將層出不窮。
4、九部門聯合發布《關于深入推進智慧社區建設的意見》
今年6月,民政部、中央政法委、發展改革委等九部門聯合發布《關于深入推進智慧社區建設的意見》,意見明確智慧社區建設目標是:到2025年基本構建起網格化管理、精細化服務、信息化支撐、開放共享的智慧社區服務平臺,初步打造成智慧共享、和睦共治的新型數字社區。
其中,在拓展智慧社區治理場景方面,要促進智慧小區建設,拓展智能
門禁、車輛管理、
視頻
監控等物聯網和云服務。
在加強智慧社區基礎設施建設改造方面,要實施城鄉社區綜合服務設施智慧化改造工程,加快部署政務通用自助服務一體機,完善社區政務、便利店、智能快遞柜等自助便民服務網絡布局。
意見強調,健全完善政府指導、多方參與的智慧社區建設資金投入機制,鼓勵社會力量參與“互聯網+社區服務”,創新提供服務模式和產品。以縣(市、區、旗)為單位,開展智慧社區建設試點工作。
點評:智慧社區將充分應用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手段,加強基層治理智能化建設。利用物聯網技術,打通社區內的人、車、物數據,改善物業管理水平和居民的生活體驗。
5、深圳加快推進5G全產業鏈高質量發展
7月13日,深圳市人民政府印發了《深圳市加快推進5G全產業鏈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提出,優化5G網絡布局,鼓勵建設5G行業專網,全面提升5G網絡能效。同時,加強5G產業鏈缺失薄弱環節,比如重點突破5G網絡設備芯片、支持IOT(物聯網)傳感器等5G關鍵元器件研發和產業化、搭建5G產業支撐平臺等。
《措施》提出,支持企業參與5G網絡設備芯片技術攻關面上、重點和重大項目,資助金額分別不超過500萬元、1000萬元、3000萬元;
對企業參與5G關鍵元器件及網絡核心技術攻關面上、重點和重大項目,資助金額分別不超過500萬元、1000萬元、3000萬元;
支持企業開展元器件及5G網絡技術研發和產業化項目,按經審計認定的項目投資額的30%給予資助,最高1000萬元;
支持電信運營商、龍頭企業等搭建5G產業公共服務合作平臺,打通電信運營商、設備商、應用方和應用場景之間的壁壘,形成良好產業生態,按照平臺承擔的公共檢測驗證項目數量,給予不超過平臺年度運營費用的40%、最高500萬元資助。
在5G模組和終端應用方面,深圳積極推動5G模組大規模行業應用、推進5G行業終端創新與普及、培育5G解決方案供應商。
其中,支持廠商針對不同5G應用場景的特定需求開展定制化生產,支撐工業互聯網、智慧醫療、可穿戴設備等泛終端規模應用,按經審計認定的項目投資額的30%給予資助、最高1000元;鼓勵5G應用終端企業大規模應用5G模組,對年度5G模組采購金額達到500萬元以上的企業,按采購成本的20%給予補貼、最高500萬元。
點評:近年來,深圳高度重視5G發展,截至2022年12月,深圳已建成5G基站超過6.4萬個,5G基站密度國內第一,是全國首個5G獨立組網全覆蓋的城市。雖然在5G網絡基礎建設方面有顯著優勢,但芯片等上游產業鏈依然有不少短板,5G網絡設備芯片成為重點突破對象。深圳政府出臺這樣的政策補貼,將推動國產5G芯片和5G模組向前發展,最終實現國產自主可控。
6、全國首部關于智能網聯汽車管理的法規
8月1日,全國首部關于智能網聯汽車管理的法規――《深圳經濟特區智能網聯汽車管理條例》正式施行。
在權責認定方面,《條例》規定,有駕駛人的智能網聯汽車發生交通違法或者有責任的事故,由駕駛人承擔違法和賠償責任;完全自動駕駛的智能網聯汽車,在無駕駛人期間發生交通違法或者有責任的事故,原則上由車輛所有人、管理人承擔違法和賠償責任,但對違法行為人的處罰不適用駕駛人記分的有關規定。智能網聯汽車監測的車輛狀態和周邊環境可以作為事故責任認定的重要依據。
交通事故中,因智能網聯汽車存在缺陷造成損害的,車輛駕駛人或者所有人、管理人依照上述規定賠償后,可以依法向生產者、銷售者請求賠償。
點評:《條例》的出臺填補了國內智能網聯汽車法律的空白,有望為國家層面及其他城市推出相關政策提供參考,從而進一步推動L3+自動駕駛的落地。
7、重慶、武漢兩地政府部門率先發布自動駕駛全無人商業化試點政策
8月初,重慶、武漢兩地政府部門率先發布自動駕駛全無人商業化試點政策,并向百度發放全國首批無人化示范運營資格,允許車內無安全員的自動駕駛車輛在社會道路上開展商業化服務。
據悉,重慶市永川區智能網聯汽車政策先行區聯席工作小組制定的《重慶市永川區智能網聯汽車政策先行區道路測試與應用管理試行辦法》,武漢市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和示范應用管理聯合工作組制定的《武漢市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和示范應用管理實施細則(試行)》,均明確允許獲得通知書的示范應用主體開展車內無安全員的遠程測試、示范和商業運營,為開展自動駕駛業務的企業,提供詳細的指導和支持。
據了解,百度Apollo旗下自動駕駛出行服務平臺“蘿卜快跑”是重慶、武漢兩城政策放開后唯一獲準運營資格的企業,該平臺將正式在上述城市開啟車內無安全員的自動駕駛付費出行服務。
點評:重慶武漢兩地率先開啟車內全無人的自動駕駛商業化示范運營服務,意味著兩地在全國率先向自動駕駛商業化的終極業態進行深度探索,將為我國無人駕駛政策創新、技術進步和廣泛應用產生示范帶動作用。
8、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公布《數據出境安全評估辦法》
9月1日,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公布的《數據出境安全評估辦法》開始施行,《辦法》規定了數據出境安全評估的范圍、條件和程序,為數據出境安全評估工作提供了具體指引。
《辦法》規定,數據處理者向境外提供重要數據、關鍵信息基礎設施運營者和處理100萬人以上個人信息的數據處理者向境外提供個人信息、自上年1月1日起累計向境外提供10萬人個人信息或1萬人敏感個人信息的數據處理者向境外提供個人信息以及國家網信部門規定的其他需要申報數據出境安全評估的情形,應當申報數據出境安全評估。
《辦法》提出,數據處理者在與境外接收方訂立的法律文件中明確約定數據安全保護責任義務,在數據出境安全評估有效期內發生影響數據出境安全的情形應當重新申報評估。
點評:隨著物聯網、云計算等技術的蓬勃發展,數據流動突破了國界限制,數字經濟的發展,也催生了數據跨境傳輸的巨大需求,如何在經濟合作交流過程中合法合規使用數據,成為國家安全和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重中之重。
9、加快智能網聯汽車創新發展,上海實施方案
9月5日,上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上海市加快智能網聯汽車創新發展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的通知,其明確給出智能網聯汽車中期產業規模目標以及重點工作方向。
方案指出,到2025年,上海要初步建成國內領先的智能網聯汽車創新發展體系,產業規模力爭達到5000億元,具備組合駕駛輔助功能(L2級)和有條件自動駕駛功能(L3級)汽車占新車生產比例超過70%,具備高度自動駕駛功能(L4級及以上)汽車在限定區域和特定場景實現商業化應用。同時核心技術研發取得重大進展,核心裝備初步實現自主配套;大規模、多場景、高等級、多車型應用初具規模,智慧交通生態加速融合。智慧道路基礎設施實現重點區域覆蓋,基本滿足車路協同、智慧交通、智慧出行應用需求;規則、標準、監管體系實現突破優化,基本建成系統完善的智能網聯汽車管理體系。
值得注意的是,方案還提出要“超前”建設智能網聯汽車路網設施, 提出路測設備規模化、標準化建設試點,完善車用高精時空服務體系、探索智能網聯汽車基礎設施投資運營新型機制等,更為明確將車聯網產業細分格局進行了頂層設計。
點評:從上海等地推出的方案來看,“車路協同”是比較符合當前現狀與發展趨勢的技術路線,通過路邊
通信設備的信息傳遞,自動駕駛系統能夠感知超出激光、AI視覺的路況信息,有助于自動駕駛安全運行和盡早實現,是自動駕駛快速產業化,商業化的理想路徑。
10、深圳出臺政策推動智能傳感器產業發展
12月15日,深圳市工業和信息化局日前印發《深圳市關于推動智能傳感器產業加快發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措施》),加快發展智能傳感器產業集群,促進產業邁向全球價值鏈高端。
《措施》提出,構建核心技術競爭能力,鼓勵有關單位承擔工業和信息化部等部委開展的智能傳感器領域重大項目。根據國撥資金撥付情況給予不超過1∶1的資金配套,國撥資金和市級配套資金總額不超過項目總投資的二分之一。
《措施》提出,鼓勵開展車規級、工業級認證。鼓勵智能傳感器相關企業開展有關培訓與認證,按照培訓和認證費實際發生額的50%給予補貼,最多補貼兩年,補貼金額每年不超過100萬元。
《措施》提出,鼓勵下游應用企業牽頭開展聯合攻關。采取聯合申報、事后資助方式,鼓勵符合一定條件的傳感器應用企業結合自身需要,聯合研發企業,在深研發智能傳感器產品(含芯片、模組等)。對單顆年度采購額(或銷售額)超過4000萬元的芯片(含SoC、SiP等形態的芯片)、或單款年度采購額(或銷售額)超過4000萬元的智能傳感器模組,按照企業年度采購額(或銷售額)的10%一次性獎勵,獎勵總額不超過2000萬元。
《措施》提出,設立智能傳感器產業基金,通過基金整合產業鏈上下游優勢資源,優化產業發展環境、促進產業聚集,積極幫助智能傳感器企業對接業務資源、拓展市場空間、提升管理水平、重塑發展戰略,帶動智能傳感器產業鏈上下游共振式發展。
點評:智能傳感器作為物聯網發展基石,正獲得強勁的發展動力,2022年以來,不論在技術層面,還是市場需求,智能傳感器產業的發展都在大邁步向前進,在多領域應用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龐大的市場規模被激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