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湖南省已經歷12輪強降雨過程,全省水利部門依托數字孿生流域系統,新上線防汛云系統、四水調度系統等智慧平臺,實現預警精準到人、水工程調度精確到點,智慧防洪成效凸顯。截至目前,全省沒有因山洪導致人員傷亡事件發生,未決一堤一壩。
當前,湖南省正處于主汛期,又是歷年防汛“七下八上”的關鍵時期,防汛仍是“主旋律”。防汛工作有“智慧”加持,更顯從容。
預警,從“開盲盒”到提前感知
7月13日,此輪降雨還在“路上”,防汛監測模塊已提前上線。
在省水旱災害防御值班室,記者看到,一塊超大屏幕實時顯示防汛監測模塊,流域態勢、實時降雨、江河湖庫水情、水庫汛限水位等信息一覽無余。
今年,水利部門對防汛云系統進行升級,融合物聯網、云計算和大數據等新技術手段,入庫8大類風險隱患數據,再疊加雷達回波和降雨等功能模塊,可精準識別強降雨區域的小型水庫和山洪災害危險區風險等,從而可對風險區域群眾點對點發布預警,實現預警到人。
防范山洪、地質災害,要與時間賽跑。及時、精準預警,尤為重要。
“以前,預警跟‘開盲盒’一樣,具有隨機性,只能籠統提示某地會降雨,可能發生山洪、地質災害,最終只有等雨降下來、洪水漲上來了,百姓才知道自己是不是要轉移避險。”省水旱災害防御中心網信部郭偉華說。
6月25日13時,防汛監測模塊系統自動感應到宜章縣境內武水梅田河段黃石站水位上漲較快,可能超警戒。省水旱災害防御值班室立即報警提醒,及時叫應宜章縣值班人員對河段附近147名群眾點對點發送預警信息。6月25日23時25分,黃石站出現洪峰水位,超警戒1.32米,河段周邊危險區域的147名群眾提前收到預警,安全轉移,無一人傷亡。
今年4月1日至7月13日,防汛監測模塊系統已精準發送預警信息10萬余條。
調度,AI技術打敗了“老會計”
“雙牌水庫流域降雨超200毫米,要做好泄洪準備;托口水庫還有庫容,在保證度汛安全的前提下,做好儲水保水……”
6月23日,湖南迎來“端午水”最強降雨時段,省水旱災害防御值班室值班員通過四水調度平臺,輕松操作,對全省水庫進行實時調度。
四水調度平臺是數字孿生流域系統的一部分。記者看到,點擊四水調度平臺,防汛云系統將監測到的汛情數據上傳后臺,AI技術通過模型推演自動計算出一湖四水和流域水庫水位整體漲跌情況,以動漫方式對比呈現各時段水位變化,給出30多種可能出現的險情分析和調度方案,調度人員根據由AI技術提供的險情分析和調度方案,下達指令。
“以前,調度人員要有深厚的數學功底。”有多年水工程調度經驗的省水旱災害防御中心調度部部長胡可說。調度員要根據氣象的實時降雨圖、水文的水情實測圖和水利的水工程分布圖,像一名“老會計”一樣,用計算器和尺子計算出雨量、流量、洪峰等數據,再進行調度。
人工計算,不僅不精準,時效上也會打折扣。“有時剛計算出來有洪峰,洪峰已過境了;或計算有偏差,洪峰沒有形成。”胡可說,現在AI技術提示有洪峰,那就肯定會到來。
專家, 時時在線與洪水賽跑
“陽朝鄉石家水庫水位超過警戒水位,入庫流量大于出庫流量,有漫壩風險。”6月30日,保靖縣水利局接到預警信息,立即組織專家趕赴現場進行搶險。
經現場查看,專家發現,水庫水位距壩頂約30厘米,水庫上游山洪暴發,洪水通過溪溝注入庫尾,導致石家水庫水位快速上漲,且暴雨仍在持續,隨時都有漫壩風險。
“封鎖水庫兩邊公路,組織下游群眾緊急轉移。”經過簡單會商,專家組迅速拿出搶險方案:在大壩低洼處開挖臨時排水通道,利用水庫備用砂石搶筑子堤防,用彩條布對排水通道和下游可能被沖刷的壩體進行覆蓋,拆除設置在溢洪道入口的阻水障礙物,增加過流斷面,保障溢洪道排水通暢。
一套“組合拳”下來,水位慢慢降了下去,漫壩險情成功排除。
抗洪搶險,“防”字當先,人防、技防和機防尤其重要。湖南水利部門組建抗洪搶險專家團隊,將熟悉水情、經驗豐富的抗洪“老把式”納入專家團隊,建立專家派出機制、工作規程和專家聯絡平臺,利用專家的豐富經驗及時處置險情,為防洪搶險提供技術支撐。
進入汛期,全省專家團隊的1000余名專家24小時待命,時時“在線”,與洪水賽跑。今年汛期以來,專家團隊已為各地防洪搶險提供了近400次技術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