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間,數字化武漢將建成啥樣?近日,由武漢市委網信辦編制的《武漢市信息化發展“十四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出臺,勾畫出未來藍圖。《規劃》提出,將努力建成“全域賦能、全鏈創新、全城數治、全民智享”的數字化標桿城市,為加快打造“五個中心”,建設現代化大武漢提供有力支撐、注入新動能。
《規劃》明確,到2025年底,新一代信息技術在全市經濟發展、社會治理、公共服務等各領域實現全面融合,信息化發展水平保持國內領先;建成國內領先的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云網端”信息基礎設施體系更加智能;基本建成全國數據流通和應用先行區、大數據創業創新示范區、大數據產業核心集聚區;率先建成國家級“光芯屏端網”產業高地;形成具有武漢特色的數字政府和新型智慧城市體系,城市治理現代化能力顯著增強;數據要素市場化初見規模,全面實現傳統產業數字化轉型升級。
“只有搶占高點加速核心技術攻關,依靠科技創新催生新發展動能,才能實現更多‘從 0 到 1’的突破。”市委網信辦信息化協調處相關負責人介紹,《規劃》強調“加快核心技術攻關,構建創新應用全產業鏈”,提出要建設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組織科研機構開展第六代移動通信(以下簡稱 6G)技術研究;推廣離散型智能制造、流程型智能制造、網絡協同制造、大規模個性化定制、遠程運維服務等智能制造新模式,推進“數據換人”“機器換人”,打造“智能車間”“黑燈工廠”。
智慧城市智慧為民。在構建人工智能養老產業集群方面,將人工智能養老產業納入全市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發展規劃,每年培育1個相關產值過億元的人工智能養老科技企業。到2025年,爭取建成3家以上“智慧養老機構”,在中心城區(含開發區)建成20個以上“人工智能養老示范社區”、2個“人工智能養老示范區”。“今后,通過數據平臺健全完善,社區養老、居家養老,智慧養老可‘一鍵直達’,讓老百姓的晚年生活更幸福。”該負責人說。
此外,《規劃》提到,圍繞“英雄城市 紅色傳承”主題,整合全市近百處重要紅色旅游資源,形成武漢紅色旅游電子地圖。圍繞游客感知和公共服務,探索全域旅游數字經濟的創新與落地實踐,建設資源統籌、信息貫通、應用豐富的智慧旅游數字化服務與管理體系,結合大數據、人工智能、移動支付、定位技術、5G網絡等手段全面促進目的地智慧化升級,通過對“吃、住、行、游、購、娛、商、閑”等服務場景實現數字化改造,增強線上線下服務智慧化能力。同時,統籌體育大數據應用、智慧場館、體育資源共享平臺建設,匯聚全市體育設施、公園、體育賽事、活動競演等相關信息,建設“15分鐘健身圈電子地圖”,構建“移動互聯、閉環運動、全域覆蓋”的新型體育服務供給體系。
在整合政府便民服務資源方面,《規劃》要求持續深化數字生活便捷服務推進政務服務“一網通辦”。打造“全時空”政務服務體系,進一步筑牢“全時能辦、全城通辦、全網通辦”能力;推進長江中游城市群高頻服務事項跨省通辦,滿足各類市場主體和廣大群眾辦事需求,“馬上辦、網上辦、就近辦、一次辦”達到全國領先水平。圍繞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和“互聯網+政務服務”,深化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運用,加快進入全國數字政府建設第一方陣。
該負責人表示,“十四五”時期,是武漢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市新征程的開局起步期,將充分發揮信息化的驅動引領作用,加快建設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全面構建信息惠民服務體系和社會數字化治理體系,大力發展現代信息技術產業體系,推動城市現代化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