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冬奧?黑科技
開車行駛在一條會“思考”的高速上是怎樣一種體驗?
延崇高速會告訴你答案。
3月13日北京冬殘奧會圓滿落下帷幕。延崇高速通過其所具有的車路協同系統、路網綜合管理服務系統為冬奧會、冬殘奧會賽事時期的交通出行帶來了“科技”之便。
是啥在保障張家口和延慶一小時轉場?
“我們不能縮短兩地之間的物理距離,但可以縮短通行的時間。”2015年,當國際奧委會對北京冬奧會延慶、張家口兩大賽區人員轉場效率提出要求時,北京冬奧會申辦委員會工作人員篤定地說。
延崇高速是連通北京冬奧會延慶賽區和張家口賽區的公路主通道,不僅要應對低氣溫乃至雨雪天氣影響,還承載著保障冬奧會官員、運動員在延慶賽區和張家口賽區高效安全的轉場重要使命。
因此,有必要為延崇高速安上一顆“智慧大腦”――基于大數據的路網綜合管理服務系統。該系統沿用了全域交通綜合治理的思維與方法,構建基于大數據、云計算、北斗高精度定位、人工智能、車路協同等先進適用技術,是集“建―管―養―運―服”于一體的高速公路運營與服務智能化管理決策平臺。
“通過數字化綜合管理與服務有效保障山區高速公路的安全與暢通,確保冬奧會賽時乃至未來路網的順利運行,是該系統最大的亮點。”參與延崇高速(河北段)建設的千方科技相關負責人介紹,冬奧會賽時,延崇高速公路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冰雪天氣增多的概率較大,有可能出現能見度低、路面覆冰覆雪等情況,影響行車安全,因此精準的氣象分析預警對于冬奧會賽時的交通保障必不可少。通過路面狀況
檢測儀對路面溫度的實際測量,結合互聯網采集的區域氣象預報信息,可實現路段級的路面預報,實現對覆冰覆雪路段的準確預警。
在此基礎上,系統將通過大數據制訂準確的除冰除雪保暢方案,為相關單位及時采取行動提供科學依據,保障張家口賽區和延慶賽區之間約一小時轉場。
讓“聰明的車”行駛在“智慧的路”上
在冬奧期間,交通出行除了保障通行的時效,其通行期間的安全與便捷同樣重要。
“路運一體化車路協同系統建設項目最關鍵的就是針對高速公路危險場景缺乏實時安全預警能力的問題,采用基于車路協同的實時通信預警技術,實現在危險場景下通過路側單元設備對車輛進行安全預警,輔助車輛安全行駛。與之配套的智能設備是車道旁的全向毫米波雷達和RSU(路側單元)。”千方科技相關負責人介紹。
該負責人表示,這兩個設備分別像系統里的“哨兵”和“廣播員”,全向毫米波雷達負責實時觀測路上情況,并將情況數據反饋給平臺,數據經過邊緣計算和平臺的“大腦”處理后會傳遞給RSU,由RSU向車輛及時“廣播”。而通行車輛想要接收到相關數據,實現車路協同,還需安裝一個“小秘書”即OBU(車載單元),這個像路由器一樣的小盒子接收數據后,會通過車載顯示終端及時提醒駕駛員:前方哪個路段發生擁堵、哪個服務區關閉等信息。
據悉,延崇高速公路車路協同系統,除了在道路設置感知設備、邊緣計算設備和車路
通信設備外,還建設了一套V2X綜合管理平臺。平臺運用物聯網、云計算、人工智能、衛星導航與定位等先進技術,在車車通信、車路通信的基礎上,連接路上所有端側、邊側以及周邊配套系統,實現車與人、車、路、云的智能信息交互。
借助“車路協同”,讓一輛“聰明的車”行駛在一條“智慧的路”上,駕駛人或者乘車人能獲得很多全新的出行體驗。
未來可支持80公里時速、L4級自動駕駛
3月8日,在延崇高速指揮調度中心的大屏幕上,該路段全線暢通,涉奧平均車速保持在80公里/小時,交通情況理想。冬奧會、冬殘奧會期間龐大的交通流量與交通治理需求,以及季節性因素、山嶺重丘區高速公路建設等特殊條件,要達到以上的交通運行情況,實屬不易。
記者了解到,千方科技將在車路協同領域積淀的技術與經驗深度應用于路網運行與路網管理中,基于高速公路路側系統智能化升級和營運車輛路運一體化協同,探索路側智能基站系統應用,開展車路信息交互、風險監測及預警、交通流監測分析等,為往來車輛提供即時精確的路面信息、車流信息等。
相關負責人介紹,路運一體化車路協同系統也將為自動駕駛商業化落地提供更智能、更可靠的長距離測試環境與運營環境。借助雷達感知、三維可測實景技術、北斗衛星定位等前沿技術,延崇高速河北段可實現交通數據精確感知、采集、目標全程跟蹤定位等功能,未來可支持80公里時速、L4級自動駕駛和基于蜂窩網絡技術車路協同測試,以及自動駕駛隊列跟馳演示。